為關愛孤獨癥兒童成長,弘揚志愿服務精神,2025年6月11日下午,濟南大學文化和旅游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前往濟南曉愛殘障人士康復中心,開展了“明日兒童”主題活動。志愿者們通過課堂協助、物資整理、運動器材組裝等行動,為孤獨癥兒童送去溫暖與關懷,以實際行動助力特殊教育事業發展,彰顯青年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擔當。

課堂陪伴:用耐心守護成長之光
在訓練教室里,志愿者們成為教師的得力幫手,積極配合特教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在認知訓練和手工課程中,他們耐心引導孩子們完成各項任務;面對肢體障礙兒童,志愿者們悉心協助其進行投籃訓練;對于說話障礙學生,志愿者們放慢語速逐字示范發音口型。志愿者程明菲感慨道:“小朋友們努力的模樣令人動容,我們不僅是輔助教學,更希望傳遞‘你和別人一樣棒’的信念,守護他們每一份成長的可能。”

倉庫煥新:以有序分類傳遞愛心
面對學校物資倉庫中堆積的教具與捐贈物品,志愿者們迅速行動,明確分工,按照教學用品、康復器材、文體物資等類別,對百余件物品進行系統整理、分類上架,并仔細貼上標簽。經過數小時的辛勤勞動,原本雜亂的倉庫煥然一新。這份精心整理的背后,是對特殊教育事業的細致關懷。

活力共建:用汗水澆筑運動希望
操場上,志愿者團隊合力組裝捐贈的籃球架。烈日下,他們手持工具,精準測量、擰緊螺絲、反復調試穩定性。汗水濕透衣衫,卻澆不滅心中的熱情。“想到孩子們以后能在這里盡情奔跑、投籃,再累也值得!”志愿者馬馳原笑著說。隨著籃球架穩穩矗立,一個充滿希望的運動角落就此落成,為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增添更多歡樂與活力。

此次“明日兒童”志愿服務活動,以精準對接特殊教育需求為導向,將關愛化作實實在在的行動。志愿者們不僅用專業與耐心助力康復中心優化教學環境,更通過身體力行,讓社會看到殘障兒童向陽生長的力量。這份溫暖陪伴與務實付出,正如同點點星光,照亮孩子們的成長之路,也讓更多人關注特殊教育,凝聚起守護“明日兒童”的社會合力。
文字:孫琳 程明菲 圖片:馬馳原 校審:張耘愷 復審:趙軍 終審:信蘇珊